查看原文
其他

我们好像在哪见过,你记得吗?

与你似曾相识的 中南小团子 2020-08-24

全中南最青春、最洋气、最活泼的微信公众号

CENTRAL  SOUTH  UNIVERSITY

学林知世夜灯风物群聊

热点


我看你十分眼熟,

我们好像在哪见过???

 

搭讪有风险,装嫩需谨慎。

但是,这种似曾相识感,

大家一定不陌生。




#coof miro#

高中的时候,宿舍是拼床睡,我旁边的姑娘忽然拍我,那一瞬间我脑海中忽然闪现出,她会问我练习册右下角的第二题,然后她真的问了我那道题…当时整个人都惊呆了…

 

#流浪的鸭子#

第一次坐立珊来南校区,一下公交车,看着周围的一切,莫名熟悉,似乎以前来过这里,异乡的我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感觉。

 

#《红楼梦》宝黛初见#

(黛玉)便吃一大惊,心下想着:“好生奇怪,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,何等眼熟到如此!”

宝玉看罢,因笑道:“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。”


从未晤面的两个人,却似曾相识。难道这是曹雪芹所说的前世有缘吗?



那么,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到底是什么?


>>>科普团子上线


即视现象


在心理学上,这种感觉被称为即视现象。即视现象,又称“既视感”。该词源自法语“Déjà vu(Already Seen),也可以翻译成“幻觉记忆”,指明明没有发生过的事情或场景,仿佛在某时某地经历过的似曾相识之感,也叫海马效


“你是否有过这样一种感觉,本来是第一次遇到的场景,

却感觉以前就遇到过……”



年轻人的“特权”


《科学美国人》的调查表明,超过三分之二的人,至少有过一次“似曾相识”的感觉,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有过多次类似的体验。15-25岁的年轻人,比较容易出现“幻觉记忆”。因为年轻人的生活较为丰富,身边常出现新鲜事物;他们的生活也更加忙碌,容易疲惫,因此大脑“打结”的时刻出现较多。


  

海马效应的出现,其实是大脑处于健康状态下的表现。因为这说明我们的大脑能够识别出那些“错误的熟悉信号”,我们还能意识到,眼前的熟悉景象并非真的遇见过。

 


好吧

小团子还以为是自己的第六感爆棚

下一秒就能变成“TuanziMan”呢




仔细回想,海马效应好像已经陪伴小团子很久了。


 老师上课板书时,总觉得黑板上字的排版方式好像在哪里见过。 同学刚说出一句话,我就知道他下一句要说什么。 考试时总觉得有些题在梦里出现过,但就是不记得答案。 有时候一首歌明明从未听过,但旋律响起的时候我就能哼出后边的曲调~



结束军训即将享受校园生活的萌新们,

看到美丽的校园的那一刻,

会不会也有似曾相识之感呢?

 

是“五星级”豪华寝室楼群?



教学楼前坪的微风与阳光?



和爸爸妈妈拎着行李走过的那条街?



现代化图书馆?



抬头瞥见的那枚树叶?


  

还是美丽的中南夜景?

  

 

抑或是,与你擦肩而过的那位中南姑娘……

 


快来评论区和团子聊聊,

漫步在我中南的五大校区,

何情何景,

让你似曾相识呢?




///

升华工作室

文 案| 李晓婷 王孟奇

编 辑| 李晓婷

摄 影| 张玉佳

封 面| 孙仪   

责 编| 宁成明   

我的“意中”部长

上课听不懂长沙塑普,哦司搞?!

“妈妈,你说我们下辈子还会是母子吗?”

《中南地理》的正确编辑方式:南方与北方

我们新媒体人,绝不认输



为似曾相识的中南点赞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